抗衰老22
脐血干细胞的保存 婴儿出生后,留在脐带及胎盘内的血就是脐带血。自古以来,这些血被当成废物丢弃,目前采集脐带血的方式是:婴儿出生后,脐带接扎,剪断,婴儿由助产护士、擦洗、包裹、护理的同时,既可从脐带血(体内采集),也可待胎盘娩出后再采集(体外采集)。两种方法采集量均可在80ml 左右。
脐血采集不会对婴儿和母体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只是将原来作为废弃物的脐血收集下来。但应注意的一点是,采集后的脐血应于 24 小时之内进行处理,运送过程中应避免紫外线照射及剧烈震荡,以充分保持细胞的活性。保存者应在产前提前与医院及脐血库联络,以保证脐血的及时、顺利采集。
2000年,由Pera、 Trounson 和 Bongso 领导的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科学家从治疗不育症的夫妇捐赠的胚泡内细胞群中分离得到人ES细胞,这些细胞体外增殖,保持正常的核型,自发分化形成来源于三个胚层的体细胞系。将其注入免疫缺陷小鼠错开内产生畸胎瘤。2003,建立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种间融合的方法,为人胚胎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2004年,Massachusetts Advanced Cell Technology 报道克隆小鼠的干细胞可以通过形成细小血管的心肌细胞修复心衰小鼠的心肌损伤。这种克隆细胞比来源于骨髓的成体干细胞修复作用更快、更有效,可以取代40%的瘢痕组织和恢复心肌功能。这是首次显示克隆干细胞在活体动物体内修复受损组织。
抗衰老22
接受CD34+造血干细胞(HSC)注入的1型糖尿病患者,58.9%脱离了胰岛素治疗,时间长达16个月,而那些接受负脐带血干细胞注入的病人的结果都失败了。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相比,注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1型糖尿病出现了有益的结果。干细胞治疗在糖尿病诊断早期进行比后期干预更有效。在接受干细胞治疗的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人中,只有21.72%的不良反应,且没有死亡报告。
抗衰老22
在今年初,东北地区首例脐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又为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脐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可能会代替目前APBSCT的,为全世界更多的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的患者带来福音神经干细胞关于神经干细胞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分离神经干细胞所需的胎儿脑组织较难取材,加之胚胎细胞研究的争议尚未平息,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理论上讲,一种系统疾病都可归结为神经干细胞功能的紊乱。脑和脊髓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之在干细胞移植到系统后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如:给帕金森氏综合症患者的脑内移植含有多巴胺生成细胞的神经干细胞,可治愈部分患者症状。除此之外,神经干细胞的功能还可延伸到物检测方面,对判断物有效性、毒性有一定的作用。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干细胞的了解仍存在许多盲区。2000年年初美国研究人员无意中发现在胰腺中存有干细胞;加拿大研究人员在人、鼠、牛的视网膜中发现了处于“休眠状态的干细胞” ;有些科学家实骨髓干细胞可发育成肝细胞,脑干细胞可发育成血细胞。
抗衰老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