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与肠癌治疗
脐血干细胞的保存 婴儿出生后,留在脐带及胎盘内的血就是脐带血。自古以来,这些血被当成废物丢弃,目前采集脐带血的方式是:婴儿出生后,脐带接扎,剪断,婴儿由助产护士、擦洗、包裹、护理的同时,既可从脐带血(体内采集),也可待胎盘娩出后再采集(体外采集)。两种方法采集量均可在80ml 左右。
脐血采集不会对婴儿和母体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只是将原来作为废弃物的脐血收集下来。但应注意的一点是,采集后的脐血应于 24 小时之内进行处理,运送过程中应避免紫外线照射及剧烈震荡,以充分保持细胞的活性。保存者应在产前提前与医院及脐血库联络,以保证脐血的及时、顺利采集。
造血干细胞是体内各种血细胞的唯一来源,它主要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血中。今年年初,协和医大血液学研究所的庞文新又在肌肉组织中发现了具有造血潜能的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遗传疾病以及多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疾病的有效方法。在临床治疗中,造血干细胞应用较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临床上就开始应用骨髓移植(BMT)方法来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到八十年代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技术逐渐推广开来,大多数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在提高治疗和缩短疗程方面优于常规治疗,且效果令人满意。与两者相比,脐血干细胞移植的长处在于无来源的限制,对HLA配型要求不高,不易受或肿瘤的污染。
干细胞与肠癌治疗
人体内的组织和器官都是由干而来,理论上:组织器官出现了损伤,都可以由干细胞来进行修复,因此对它的研究为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带来了希望。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存储类型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牙髓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指存在于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一种多功能干细胞,它能分化成许多种组织细胞。在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内皮和心肌等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干细胞与肠癌治疗
非程控降温深低温保存法下面介绍几种不同保护液组方的保存方法:保 护 液 配 方 :2 0 % D M S O ,1 2 % 右旋糖軒 (dextmn,Sigma 公司),生理氯化钠溶液。在冰水浴中,将浓缩的有核细胞加入等体积的低温保护液 (D M S O 终 浓 度 为 10%),混 匀 ,置-80℃冰箱存放 4 h ,再置液氮中保存,有核细胞终浓度为 (2.34±2.06)xl09 个/L (马庆 2003)。
干细胞与肠癌治疗